理解你的人,不需要你解釋,
不理解你的人,不用你解釋。
你無法理解所有人,別人也無法完全理解你!
不要想著讓別人都理解你。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價值觀和見解
對待一個人和一件事,
各有的看法,這就叫分歧。
人生這麼短暫,做你想做的自己就好!
我們可以試著去理解別人,
但是不要總是埋怨別人不理解自己,
這樣真的很累很累。
2017年達沃斯論壇上,
金星用流利的英文,闡述了她不一樣的人生。
她低調而謙遜的介紹自己:
我是一個專業舞者,9歲開始學習芭蕾舞,
1999年開創了中國第一個現代舞公司。
幾十年來,對舞蹈的執著和專注,
讓她在現代舞領域有了很深的造詣,
成為國內現代舞的先驅人物。
可一路走來,她卻比一般的舞蹈演員付出了更多,
也走得更加艱辛,因為她是一個變性人。
「如果你理解我在做什麼,我很感激你。
如果你不能理解,我說沒關係,不同的生活而已。
你這樣的人怎麼能生活得這麼好?
面對這種話,我就說,怎麼就不行!」
她從6歲的時候,就十分清楚自己想做女孩,
於是,當27歲開始可以自我負責時,她做了變性手術。
在張元導演拍攝的《金星小姐》中,
有很多珍貴的鏡頭和照片,記錄了金星的變性過程。
手術艱難而痛苦,一波三折,
慶幸的是,她獨自一人抗下了所有的艱辛,
實現了夢寐以求的「重生」。
在她選擇變性成為女人的那一刻,
「變態」「不男不女」「人妖」
難聽而刺耳的謾罵和侮辱便接踵而來,
註定了她此生要站在風口浪尖,
與流言蜚語同行。
但她喜歡跳舞,
便將現代舞引入中國,
建立第一個現代舞團,
成為現代舞領域的先驅;
她喜歡做女人,尤愛旗袍,
便總是精緻妝容,慢慢綻放,
終於邂逅愛情,也收穫了美滿的家庭;
她喜歡說話,便做起了脫口秀,
將自己幾十年沉澱下的經歷、故事和磨難,
一點一點的告訴給觀眾。
金星的底氣,
其實不僅僅在於她在現代舞上的造詣,
更在於強大的內心,和清醒的自我認知。
她知道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並願意為此付出生命的代價;
她知道自己要追求什麼,
因此畢其一生都在不斷的練習。
當你忙於專心做自己,
其實根本就無暇去顧及他人。
可事實上,太多人因為要忙著取悅他人,
要照顧他人的感受,
而不敢活出自己,更無暇專注於做自己。
劉嘉玲曾經提起,在她的生命中,
經常被別人問到:
「劉嘉玲,為什麼你這麼大的年紀,還要去工作?」
「為什麼你結了婚,不生小孩?」
「為什麼這麼難演的話劇,你還要去挑戰…」
劉嘉玲說:
我很慶幸我生活在一個可以獨立、自立,
可以通過自身努力就能掌握自己人生的時代,
給了我追逐美好的權利。悲催的生活,也許各有各的不順;
可彪悍的人生,都有一個共同的智慧:
獨立的自我和不懈的努力。
生活中,
從來沒有百分之百準備好的啟程,
沒有萬事俱備的改革,
沒有十足把握的探索,
只有勇敢堅定向前一步,
才配擁有前進一分的歡喜。
認定了,就不輕易放棄;選擇了,就負責到底。
這個社會,其實並不缺才華,
並不是所有的金子都會有發光的那一天,
除去無法掌控的運氣,
還取決於一個人的性格。
電影《立春》中,也有一個這樣的角色,
同樣以生命演繹舞蹈,
也在「不正常」的眼光中「死皮賴臉」的苟活著,
像一根魚翅扎在人的嗓子眼,
像六指兒一樣讓人討厭。
說他是異類,可能並不恰當,
我們把他或者他們定義為「社會非主流」。
可他的性格太懦弱,低擋不住世人猛戳脊樑,
總覺得自己應該自殺,
最後也只能逃到監獄中去度過餘生,
淹沒在世人的唾沫裡。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特點,
正如金星所說,
社會在朝兩個方向轉變,
一方面更緊繃,一方面開始慢慢理解。
我們無法左右時代的脈搏,
也無力對抗烏合之眾的「洶湧」。
但是,我們可以回到初心,
傾聽自己內心的渴望,
在這個紛雜的社會中,
以「愛誰誰」的性格,
埋頭走自己的路,
蹦躂出屬於自己的彪悍人生。
我們總是太在意別人,
小心翼翼的維護自己可憐的自尊,
在意別人的情緒。所以才本末倒置,
走著走著,便遺忘了自己,
忘了自己想要什麼,忘了自己才是人生的主角。
如果你能多一些霸氣和自我堅持,
這會讓你在自我成長的過程中暢快淋漓,
感受到無比的自由自在;
鼓勵在座的每一位都發出聲音,價值多元化。
唯有強悍地堅持做自己,
我們才能夠不像流水線上的工藝品,
千篇一律、毫無特色,
如此一來社會才會繽紛多彩,人生才能美得如畫。
你想要一個什麼樣的人生,
那麼在每個十字路口都朝著這個目標去選擇,
不要被困難退卻,不要被流言困囿。
請停止自我懷疑,你終將收穫屬於自己的獨特和強悍。
無論一個人活在
什麼樣的社會階層、
什麼樣的職業背景、
什麼樣的性別狀態,
人都是孤獨的。
然而堅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而為之不停地尋找那個出口,
才是你最終能夠收穫強悍人生的一種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