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人常將這4句話掛在嘴邊,說明他有抑鬱症傾向

如果一個人常將這4句話掛在嘴邊,說明他有抑鬱症傾向

當遭遇一些負面情緒時,

沒有抑鬱情緒的人一般會把責任歸為外在,

如:怎麼會有這種人,這個世界對我不公平等等。

而有抑鬱情緒的人則會把責任歸為自己,

如:都怪我,我真是太沒用了,

所有人都不需要我,我是多餘的等等。

從個體心理層面分析,

輕微的抑鬱情緒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

無需太過緊張和擔心,更不要過分誇大。

只需要避免其轉化成抑鬱症,需要注意哪些細節呢?

心理學家總結,如果一個人常將這4句話掛在嘴邊,

說明他有抑鬱症傾向。

 

 

1、我一無是處

心理學家指出,有抑鬱症傾向的人,

最大的特點就是不停的否定自己,

遇到自己做不了或者做不好的事情就會怪自己沒用。

即使遇到自己可以做的事情,也會覺得這沒什麼,

是個人都能做,別人一定可以比自己做得更好。

他們總認為自己是無價值的,自己什麼也做不了,

做不好,不被別人需要。

甚至認為自己會是別人的負擔。

研究顯示,長期自我否定是抑鬱症患者自殺的主要原因,

因為他們會認為自己死亡對別人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2、都是我不對,都怪我

一般人遇到不好的事情會選擇外歸因,

如:運氣不好,天氣不好等等。

遇到好的事情會選擇內歸因,

如:自己能力強,自己聰明等等。

 

但有抑鬱症傾向的人則剛好相反,

他們遇到不好的事情更多的是內歸因,

不管是不是自己的原因,

都會歸到自己身上,認為是自己不好,

都是自己的錯,進而不斷地自責。

如果遇到一連串不好的事情,

就更加強化了他們的這種想法,

他們會變得偏執,甚至產生一些激進的行為,

如由於怨恨討厭自己而產生的自虐行為。

 

3、我的內心很空虛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內心空虛只是暫時,

和近期的遭遇有關,而對於有抑鬱症傾向的人而言,

他們會一直感覺空虛,

不願意做事情,不想工作,不想與人交流,

刻意的於周圍的人保持距離,

經常會說,自己的內心很空虛。

 

他們會認為做任何事都沒有意義。

或許在外界看來他們僅僅是“懶人”,不求上進,

但只有他自己才明白內心的痛苦和空虛。

 

4、我要是死了,你們就能輕鬆了

對於抑鬱患者來說,

這句話並不是氣話,而是發自內心的感慨,

他們把自己當成社會的包袱。

抑鬱症是自殺率最高的疾病,

患者自殺時一般是帶著必死的信念。

如從24樓一躍而下的張國榮,四川峨眉跳崖的姑娘。

 

他們生活在不見天日的黑暗裡,

認為自己沒用,自己是一種負擔。

親人越是盡心盡力照顧自己,越覺得自己是累贅。

隨著這種想法不斷堆積,他們的內心最終會徹底崩潰了。

如果你身邊有人說了類似的話,

一定要多加註意,儘早找心理醫生才是良策。

 

 
很多人錯誤地認為抑鬱症患者不夠堅強,

心理素質不好才選擇自殺。

但實際上,他們的內心都曾經無比堅強,

他們所經歷的痛苦和掙扎,是正常人無法體會的。

比如,微笑抑鬱症患者,每天看似樂觀開朗,

喜笑顏開,實則內心經歷著極端的痛苦。

 

抑鬱症不是幾句大道理,

一堆心靈雞湯就可以治癒的。

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人,

請一定要讓他們及時就醫,

不要怕遭受別人異樣的眼光而不求助。

如果你自己出現了上述症狀,

更需要注意,及時找心理醫生進行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