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兩件事,做了你會快樂不做你會抑鬱

人生兩件事,做了你會快樂不做你會抑鬱

老聽人們嘆氣,

說活人沒意思,生活太無趣。

這也無聊那也沒勁,

好像人生進入了一個死胡同,

怎麼突圍都是黑洞。

 

我說這是你沒找到快樂的辦法。

人生其實有兩樣事,

做了,

你天天會朝氣四射、精力倍增,

要是你懈怠或者對它嗤之以鼻,

你的人生就會慢慢陷入到越來越沒有生機,

暮氣四沉,暗淡橫生的地步。

 

1.是讀書。

很多人認為讀書是孩子們的事,跟成年的我們沒有關係。

或者以時間不足,讀了無用等各種理由來排斥。

 

那天吃飯,飯桌上有對年輕的夫婦,談起讀書,

丈夫說,現在的書太貴,讀不起。

讀不起的不是書價,而是你內心對知識的冷漠與拒絕。

 

 

一本書貴麼?

國內標價大都在三十多四十元以下,

一包煙現在也差不多這個價,

一天抽一包煙我們從不覺得貴,

但買一本書卻覺得是在割肉。

 

而且有多少人,

除陪孩子偶爾進進書店外,

自己的腳步,

已有很多年沒邁進過書店了。

 

對知識的渴求和對未知的探望,

永遠是我們保持旺盛生命力的不二法寶。

 

我們常常羨慕那些成功者,

看到他們在鏡頭前侃侃而談,吟詩如流水,

談古論今無所不能,

但我們只看到他的光鮮和成功,

卻很少去思考他在書宅裡宅了多少年。

 

讀書的好處各家已談了不少,

我不做多述,我要說的是,

當你將讀書養成習慣且能天天保持時,

你的每一天都是全新的。

你的日子是全新的,你的認知是全新的,

你對世界的感知也是全新的,

甚至你的愛情也是全新的。

 

因為你每一次閱讀,

都能對生命對人生有新的領悟,

這些領悟對照到現實中,

就會讓你對昨天的步子做出修正,

就會讓你對世界做出新的判斷。

 

 

讀書還有一個最大的快樂,

一個愛讀書肯學習的人,

跟自己的孩子永遠不會有距離,

更不會有代溝之說。

 

距離是什麼,

距離是對新生事物的接納,

是對新的生活方式的響應。

 

所有的隔膜不是來自孩子對你看法,

也不是來自孩子有意逃避開你。

而是你的不進步,

你的抱守殘缺(形容思想保守,不接受新事物),

你的固執己見,

甚至孤陋寡聞。

而要解決這些,

讓自己變得潮起來,

辦法只有讀書。

 

2.是跑步,或者運動。

有多少人在堅持運動呢?

我們會以各種各樣的理由來為自己不運動找到藉口。

或時間忙,工作緊,或城市太過擁擠,沒有地方可供我們鍛煉。

這都是讓我們退步的原因。

 

運動是我們接觸大自然最好的時機,

運動也是我們跟自己身體對話的最佳時機。

只有在運動中,

我們才能發現人與自然的那種快樂和諧,

也只有運動時,

我們才能看到一個個健康的生命在跟自然零距離的接觸。

 

 

運動還能讓我們放下所有的精神包袱,

忘掉一切不快樂,只

管用大口大口地呼吸新鮮空氣,

只管放肆而任性地活動自己手腳。

 

 

 

堅持下來,

你就會發現,

你並沒那麼老,

你仍然是那麼年輕那麼率真那麼快樂。

 

所有的抑鬱其實都是宅在屋子裡想出來的。

所有的麻木其實都跟脫離自然有關。

所有的不舒服其實都是我們的懶惰帶來的。

所有的放棄都跟我們不堅持有關。

一個連運動都堅持不了的人,

很難想像他在生活中能堅持什麼。

一個連自己身體中鮮活力量都激發不出來的人,

你指望他在工作中激發出什麼樣的能量?

所以,運動不只是強健我們的身體,更是強健我們的大腦,

強健我們的心理,強健我們的樂觀心自然心。

 

記住,人生兩件事,運動,讀書。

有了它,你的人生完全會跟以前不同,不信現在就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