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康熙年間,有個大學士名叫張英,
一天張英收到家信,說家人為了爭三尺寬的土地,
與鄰居發生糾紛,要他利用職權疏通關係,打贏這場官司。
張英閱信後坦然一笑,
揮筆寫了一封信,並附詩一首:
「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
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家人接信後,
主動讓出三尺土地,
鄰居見了,也主動相讓,
最後這裡成了六尺巷,
這個化干戈為玉帛的故事流傳至今。
生活不是戰場,無需一較高下。
人與人之間,多一份理解就會少一些誤會;
心與心之間,多一份包容就會少一些紛爭。
不要以自己的眼光和認知去
評論一個人, 判斷一件事的對錯。
不要苛求別人的觀點與你相同,
不要期望別人能完全理解你,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觀點。
人往往把自己看得過重才會患得患失,
覺得別人必須理解自己。
其實,人要看輕自己,
少一些自我,多一些換位,才能心生快樂。
心有多大,快樂就有多少;
包容越多,得到越多。
不要背後說人,不要在意被說。
一無是處的人沒得可說,
越是出色的人越會被人說。
世間沒有不被評論的事,
也沒有不被評說的人。
別人的嘴我們無法去控制,
但我們可以抱一顆淡然的心去看一切紛擾。
心靜才能聽到萬物的聲音,
心清才能看到萬物的本質。
沉澱自己的心,靜觀事態變遷。
何謂成熟的人呢?
對自己人、對家人、對愛人,
很溫柔,溫柔得如同孩子。
而對外,對困難,則蔑視,毫無懼意,
頂天立地,不慌不忙,淡定從容!
捨得做事,贏的是整個人生
多一份平和,多一點溫暖。
生活才有陽光。
你對自己的定位認知有多少?
對自己的能力又把握多少?
別總將目標放在他人身上,
自己的路,踩穩,踩準,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