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情緒,是頂級的人格魅力

良好的情緒,是頂級的人格魅力

 

01.

多年前看電影《肖申克的救贖》時,

我被主角銀行家安迪的魅力所深深吸引。

 

影片中,安迪含冤背負殺人指控,

被判在肖申克監獄度過余生。

當他第一次走進監獄之時,

所有人對面目白淨弱不禁風的他都輕蔑揶揄,

甚至設下賭局,

賭他會是第一個崩潰嚎啕之人。

 

但安迪並沒有,

他在骯髒丑惡的環境裡從容不迫安之若泰,

如常的吃飯、睡覺、散步,

絲毫沒有抱怨,更沒有眼淚,

令所有准備看笑話的人都對他刮目相看。

 

他的內心澒洞而強大,

面對獄友的欺凌羞辱,

他不卑不亢不屈服;

面對監獄長的利用,

他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面對悲苦淒迷的命運,

他心懷希望永不放棄,

並在絕人之境中溫暖的鼓勵著朋友,

成為肖申克監獄內唯一的一縷微光。

 

他將憤怒與不甘用智慧緊緊包裹,

趨利避害,閃躲周全,

在絕境中小心翼翼的保護著自己的希望,

並最終用二十年的隱忍頑強和苦心籌謀,

換來了自由,換來了光明,換來了重生。

 

用「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來形容安迪,

是再適合不過了。

他將情緒管理做到了極致,

自知身處命運谷底因此行事機警如履薄冰。

而最終,

世界在風雨大作之後沒有辜負他,

向他徐徐伸出了友善之手。

 

安迪最酷的便是能夠游刃有余的控制自己的情緒,

永遠心懷希望。

一個擁有良好情緒的人,

整個世界都會是他的禮物,

可若是稍遇坎坷便整日愁眉不展暴跳如雷,

那這樣的壞情緒,

遲早是要自己買單的。

 

 

02.

這個世界每一天都有無數的人在為自己的壞情緒買單。

林黛玉是為自己的眼淚買單,

翁美玲是為自己的任性買單,

阮玲玉是為自己的軟弱買單。

 

而凡此種種,

都是壞情緒在作祟。

壞情緒是內心一只蠢蠢欲動的貓,

它靜靜地潛伏在暗處,

揣摩你的心思,

一旦發現小小的苗頭,

便趁機肆意拱火,

令你心灰意冷或者勃然大怒,

做出毀滅自身焚燒他人的事情來。

 

遠嫁的堂姐前段時間回家探親,

幾天後因工作原因不得不與親人灑淚分別,

奔向前程。

 

可自從堂姐離家之後,

伯母便日夜愁眉不展唉聲嘆氣,

無論旁人怎樣勸慰,

都無法令她開懷。

 

因著這樣的愁郁,

伯母的脾氣愈來愈糟糕愈來愈低沉,

有一天竟然在大街上因雞毛蒜皮的小事與賣水果的攤主發生了口角。

 

小吵小鬧本不要緊,

但伯母連日來心事郁結,

竟一氣之下當場突發腦出血住進了醫院,

醫生雖拼盡全力搶救她,

可她出院後,

身體仍很不幸的失去了走動的能力。

 

這是一件很悲傷很無奈的事情啊。

因思念而心生愁苦,

因愁苦而萎靡暴躁,

因暴躁無度而傷及自身,

又因傷及自身而拖累親人。

這樣的代價,

不可謂不驚心,不可謂不哀慟。

 

其實生而為人,

哪能事事順心如意,

又哪能處處周全無虞呢?

人生八苦——

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五陰熾盛、求不得,

是人人都要經歷的

既然任誰都躲不掉,

又何必令自己被壞情緒左右,

付出幾許悲痛的代價呢?

 

要知道,每一種壞情緒都是要買單的。

 

 

03.

為壞情緒買單,

不僅僅意味著自己付出代價,

有時亦會拖累旁人。

 

前不久網絡曾有這樣的新聞,

男孩在早晨被母親強行叫醒,

一怒之下竟從十二層陽台跳下,

網友們都大聲疾呼,

這是有生之年見過的最大的起床氣了。

 

幸虧男孩被陽台防盜網掛住,

幸虧民警及時將他救下,

才沒有出現人間悲劇,

可即便如此,

父母仍被嚇到魂飛魄散,

孩子亦是後悔不迭,

想必彼此此生都落下了心理陰影。

 

情緒是一種很奇妙的具有嚴重傳染性的東西,

「蝴蝶效應」和「踢貓效應」在情緒學裡也極其常見。

 

巴西國內的一只蝴蝶扇動翅膀,

可以誘發美國境內的一場巨大風暴;

老板批評員工,員工罵孩子,

孩子踢貓,貓可以引發一場車禍。

 

我家隔壁曾經租住過一對脾氣火爆的夫妻,

每日清晨左鄰右舍總能聽見夫妻倆煩躁的大呼小叫,

然後看見女人推搡著磨蹭的兒子進電梯。

讀小學的兒子總是滿臉的不耐煩與不開心,

背著書包撅著嘴,沒有一絲笑容。

 

有相熟的鄰居說那孩子的學習成績很是一般,

其實試想一下也知道,

他每日清晨便被斥責被吵嚷,滿臉的崩潰,

心情郁郁寡歡,又哪會有心思讀書呢?

 

情緒的傳染在家庭成員內部尤為迅速,

若父母彼此相愛,

性情樂觀開朗,

孩子也鮮少陰郁,

若父母動輒憂傷暴怒,

則孩子亦會變得敏感煩躁暴戾難管。

 

 

04.

一個擁有良好穩定情緒的人,

就如同陽光吸引著世間所有的好運氣,

而一個被壞情緒緊緊環繞包裹的人,

往往會陷入愈來愈糟的惡性循環。

 

身體出了一點小毛病,

樂觀的人會豁達的想「終於可以好好休息幾天」,

而悲觀的人會沮喪的認為「天馬上就要塌下來了。」

 

與深愛的人分手,

追逐快樂的人會安慰自己「告別錯的才能與對的相逢」,

而沉湎於憂傷的人則哭訴「這輩子都不會再愛了。」

 

公司出台新的競爭制度,

願意挑戰的人會信心滿滿「這是個好機會可以證明自己」,

習慣抱怨的人失魂落魄「大概過不了幾天自己便會被淘汰了。」

 

於是,

自帶好情緒的人得到了休息得到了真愛得到了機會,

而深陷壞情緒的人卻愈來愈孱弱、愈來愈孤獨,愈來愈自卑。

 

也許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便是如此拉開的吧。

每個人注定都會有情緒,

它與生俱來如影隨形,

但只有擁有良好情緒的人,

最終才會收獲幸福與運氣。

因為良好的情緒,

會為你帶來這個世界所有的好東西,

而壞情緒,

即便是一念之間,

也是你要買的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