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伴養老”成為潮流,和好朋友一起變老!

“結伴養老”成為潮流,和好朋友一起變老!

 

孩子工作忙碌,

又有了自己的家庭,

而我們身體已不如從前強壯,

工作上也即將退休或者已經退休,

每天的無所事事也越發明顯。

此時,如何幸福快樂地養老成為了一個大問題。

 

大連市的王女士是位單身老人,

老伴去世多年,子女在外地工作。

她的兩個好姐妹也遇到類似問題。

於是,大家一商量,決定住在一起,共度晚年。

 

生活中,日常采購、廚藝、打掃衛生等三位老人各有分工,

費用AA制,一日三餐之外,

三位老人一起出去打拳、唱歌、逛街、旅行。

類似王女士的這種「同居式」養老

即幾個老人各司其職組建「新家庭」的形式,

在全國已悄然出現。

 

中國科學院老年科學研究會會長熊必俊認為,

同居式養老形式的出現,

是對家庭養老中「老來無伴」的現實回應。

 

 

結伴養老成為潮流

喪偶、子女長期不在身邊的獨居老人,

以及住不慣養老院的老人,

他們不僅僅生活上缺少照顧,

精神上更缺乏寄托。

 

幾個有共同生活意向的老人住在一起,

互相照料,

不僅可以解決「老來無伴」的困境

更是一味驅除寂寞的良方。

結伴養老可以豐富老年人的精神世界、促進身心健康,

也有利於減輕子女的擔憂與負擔。

而且,相較於養老院等機構養老,

結伴養老更自由

德國老人最愛結伴養老。

目前,德國各地已經出現了300多個類似的老年公寓,

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選擇合伙居住。

德國還對老人原有住宅進行改造

讓老人在原地就能結伴養老。

這種做法不僅建設周期短、經濟,

而且使老人們與老鄰居、老朋友,

在老窩裡就能結伴互助。

 

 

寬容體諒規避風險

但這種養老模式也不是十全十美。

結伴養老歸根究底只是一種生活方式,

如果面臨突發事件或者一些體力活,

單靠幾個老人不一定能夠處理好;

也有可能因為生活習慣的差異,

老人之間出現糾紛。

 

因此,

結伴養老最好選擇有相同興趣愛好的好朋友

知根知底,最好是相交多年。

相處的過程中,

彼此應多寬容體諒,

避免不必要的摩擦;

資金分配上,提前溝通好;

必要時,可聯系保姆,

幫助老人們打掃衛生、做做飯。

讓「結伴養老」的方式更加科學化

最重要的是,老人「結伴養老」,

並不意味著子女對父母就無責任與義務,

還應常回家,多些陪伴。

 

為結伴養老創造條件

養老問題單靠老人之間的互助,

是不能完全解決的,

畢竟當下「結伴養老」這種生活方式不能形成一種制度。

我們還是需要完善養老制度,夯實養老的物質基礎

國家可以在「結伴養老」方面有所助力,

應該鼓勵創辦類似的民辦養老機構,或制定、完善相關制度。

畢竟在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完備之前,

「結伴養老」未嘗不是擺脫晚年孤單的好方法。

例如德國相當重視建造結伴入住的「老年公寓」,

而且在結構設計上,

也多方征求老人的意見,

盡量做到人性化;

有了良好的基礎設施,

還能帶來心靈上的關懷與溫暖。

所以至少有一半的德國老人會選擇結伴養老方式。

這種結伴養老的方式聽上去還挺不錯呢,

希望在我們中老年人不斷更新自己的思想的同時,

相關的制度也能得到改善,

為我們所有的中老年人提供一個更全面、更溫暖的養老大環境!

同意?